車燈改裝是許多車主升級愛車外觀與照明效果的首選,但你是否也曾在改裝前後心裡浮現這些問號——「LED可以裝嗎?魚眼會不會違法?驗車會不會被抓?」
其實,車燈改裝並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知道怎麼做才不會違規、被罰或驗不過。
這篇整理車主、改裝族群最常問的10大問題,幫你一次解惑!
可以,但要合法。
裝LED頭燈需注意光型、亮度與照射角度是否合格,必須是通過審驗的合格產品。
如果只是將便宜LED燈泡塞進原本的鹵素燈殼,容易造成光型失準、對向眩光,這樣屬於違規燈光,會被開罰。
不一定。
魚眼燈本身不是違法,但若是使用未經審驗的燈具、光源與魚眼搭配不當,容易造成眩光或照射不當,就有可能被視為違規燈具使用。建議使用品牌燈具、並由專業技師調整燈光角度。
大多情況下會被罰。
天使眼(白光圈)本身只要不作為主燈或方向燈使用,可能有爭議空間;但惡魔眼多為紅、藍色光圈,這種顏色在法規中明文禁止,屬違規燈色,很容易被開罰。
不可以。
爆閃燈(快閃警示效果)在台灣是僅限警車、消防車等緊急車輛才能使用的裝置。私家車或機車裝爆閃燈屬重大違規,不僅開罰,還可能吊扣牌照。
可以,但有條件。
日行燈(DRL)必須是白光,不能與其他燈混淆(如方向燈),而且夜間要自動熄滅,不能干擾主燈功能。建議安裝符合法規的市售套件。
視情況而定。
若燈具改裝後仍符合原車型燈光規範(光型、角度、亮度、顏色)且未變更車體結構,驗車通常不會被挑出。
但若燈具明顯非原廠、或出現改色、爆閃、角度異常,驗車時就很可能不通過。
技術上可以,但法規上不建議。
直接替換燈泡的改法常見,但光型往往不準,會造成眩光。交通法規要求改裝燈具需整體符合光學結構設計,若改完影響行車安全就是違規。
風險高,介於灰色地帶。
如果底盤燈只是裝飾用(如展示時開啟),顏色為白光或不影響辨識,勉強可接受;但紅光、藍光或閃爍效果,一定違法,常被認定為妨礙視線而開罰。
因為改裝燈泡也會改變光型與照射效果。
即使只是「燈泡升級」,若未考慮原廠燈殼的光學設計,就可能導致眩光、亮度過強或色溫不符,也會被認定為違規燈光。
簡單四原則:
選擇通過認證的燈具品牌(如 CNS 標章)
光色:白光為主、方向燈用橙黃光、煞車燈用紅光
避免使用紅/藍光與爆閃效果
改裝後由專業技師調整光型與照射角度